English

构筑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999-12-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张俐明 张华勇 颜琪 我有话说

高校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湘潭大学的做法和经验是: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以人为本,以全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体系化途径与方法,不断推出富有特色和创意的改革举措。

1995年,湖南省确定在湘潭大学进行并轨招生改革试点。该校将这种全新的挑战视为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绝好机会,大胆提出“解放校长、解放教师、解放学生”。以此为契机,一种全新的体系化教改模式逐步浮出水面。这就是日益引起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许多高校浓厚兴趣的湘潭大学教学工作新体系,它包括六个方面。

专业培养体系是这个新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内容是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体系化变革,逐步创建开放的、有效的、共性与个性协调统一的专业培养机制。为此,学校对全校所有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全面重新修订,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力”的专业综合改革思路和原则,两次对原有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合并改造,专业由原来的75个调整到44个,分属20个专业类,按类招生。同时,开设辅修专业和第二专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力的条件,首届并轨生毕业时有500多人拿到了第二专业证书或辅修证书。在课程设置上,将开课的门数由1300余门增加到1800余门,并特别重视基础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前沿性课程。与此同时,对800多种教材进行清理,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更新教材300多套。在承担了18项省部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的同时,学校又投资400多万元,设立校级项目,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研究项目涵盖了该校主要专业和核心课程。

学生指导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教学管理体制和学生管理体系协调配合的新机制,突出解决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体制上的可能性。1995年,该校在省内率先实行完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的高职称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化学系刘祖武教授从大学二年级学生中挑选了9名优秀学生组成“特别培养小组”,因材施教,9人均于毕业当年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务处在99级新生中选拔特优学生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建全省第一个高校教改实验班。中文系则在99级学生中实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

建立校园文化体系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角度使校园文化逐步向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教学改革是不成熟的改革。该校将活跃学术气氛和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学术文化活动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有校内外著名教授参加的“百名教授讲座”、中青年学者组织的“双周论坛”、学生自发组织的“每周论坛”、各院系举办的学术讲座以及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学术修养、文化品味、人格完善、能力锻炼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一方面要求有关部门从“隐形课程”的角度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强调活动的知识文化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设立文化素质自修课,规定从97级学生开始,必须从20门文化自修课中选修4门,并计入学分。学校拨专款建立了文化素质自修课专门书库,每周开设2至3次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建立学科建设体系的出发点是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全面激活教育资源,培养和吸纳名师,通过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学科来带动高水平的教改。湘潭大学文、理、工、经、管、法、外学科齐全,计算数学、凝聚态物理、流变力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环保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文学、诉讼法学等学科均具有较高水平。学校一方面加强了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互动,改变条块分割的机制,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予以重点扶持,鼓励优势学科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学校从1995年开始实行“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选拔,着力造就知名学者与学术名流。

质量监控体系是该校新育人模式中的关键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把质量监控落实到学校教改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湘大加强了各种教学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了信息库;对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和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评估检查;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加强考核评估制度,把各种质量评估纳入到了一个科学的监控体系之中,使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进行量化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避免了过去侧重于定性分析带来的种种弊端。

支持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得到具体落实。学校在重视全校师生共同形成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同时,配备了强有力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均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强化了教学改革的全局意识,学校相继实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都充分考虑到教学工作的发展规模和要求。学校增加教学投入,近年来在电化教学设施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建设投入近1000万元,近期又贷款2000多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多功能现代化的湖南省高校最大的图书馆已经封顶,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条件的科技馆和综合大楼正在立项,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湘潭大学的教学改革,是对现行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与革命,对构建面向21世纪、经济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键教授认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就不能仅就教学本身来谈教学改革,而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将教学改革放在学校办学体系的大框架中思考,进行全方位的体系化改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